若從第一張錄音室專輯算起,入行已10+年,從獨立發行到加入主流唱片公司到加入專業藝人經紀廠牌到現回到獨立音樂人,每一個階段都讓我學習成長,每一個決定每一次改變都未曾後悔,喔,沒事,只是突然想講。
新MV上線了,認識我較久的人就知道,我總愛說歌曲與影像的相輔相成,我做歌時,同時會有畫面,可能是劇情故事,氛圍氣息,也可能只是色調明暗的溫度,視覺總是輔佐聽覺,反之亦然。
之前三首單曲,有限資源下幫自己做了三支LYRICS VIDEO,也許已達到某些人MV標準,但對我來說只能稱它LV,說實在的,這支影片在完成前,我也未決定它是MV還是LV,因為我仍然沒有大廠牌的規格預算,沒有豪華的團隊陣容把關,甚至連我的時間都少得可憐。
SBABA歌曲製作就從年初延到暑假才完成,更別說處理視覺根本分身乏術,單曲封面都慶幸在美國時已拍到,這支影片還是確認能喬出時間才開始執行,找了影像團隊來協助我,但實在無法給到最完整的時間,所以擔任共同導演與第二攝影,在我手上音樂工作難以分心的情勢之下,我盡量的,讓作品在我的把握之中完成。
最先想感謝統籌E姊,絕對因為她協助我與合作團隊溝通,才能讓我更盡心的兼顧手上工作,因為我只能利用時間,將我的想法有一段沒一段的轉述給她,將我想像的畫面ref有一則沒一則的轉傳給她,然後請她將資訊整合轉達與溝通或協調予影像團隊,製作後期的溝通更是繁碎,我們工作的默契就是,再苦再難披荊斬棘也要將好作品端到你面前。
有人對我畫面不多有微詞,不瞞你說,關於拍攝概念,我最先提出的就是找位女演員擔主角,讓她做完所有事,我能不出現就不要(當明星很累的),結果立刻被E姊勸退,我勉強試著把自己放入畫面,各種奇怪,最後,我勾勒出類平行時空的想像,原在歌曲那第三人與第一人視角的思緒,可以以兩個人不同的行為模式來代入那同一個人的糾結,女感性的展現各種極端情緒,各種因為孤單衍伸出的填補行為,男則是理性平靜地生活在日常,像同一空間但仔細會發現女與男出現時的情緒不同、肢體穩定度不同,表情態度不同,連電視螢幕顏色都不同,我用來解釋不同時空,但你終究會知道,是同一人。
說到螢幕顏色,其實是美好的巧合,原本團隊說要扛台映像管電視過去場地,並在螢幕上打上歌詞,是給女主做獨角戲的材料,結果誤打誤撞在拍攝我的部分時因為訊號跳掉,導致畫面變成了藍色,鏡頭裡出現了另一個視覺感受,那不如將計就計(?),現場就決定用藍色螢幕輔助平行時空的邏輯。
Bartender的出現也算是即興演出,臨時換戲,現場現學調了一杯,還好哥小時候在溫哥華打工搖過不下千杯珍奶,還像樣。調酒,材料、比例、份量,那都是在理性的混合著感性,然後他用一種 “我也在,我懂妳” 的眼神看著她...
「致那個感性孤獨的你,其實,理性正向的我一直都在」
整支片子美學畫面成分居多,但我會希望盡量帶入歌曲的概念。也說說女主倒躺在床鋪邊緣那畫面,一開始我腦裡想的有點像是 American Beauty 裸躺在玫瑰花瓣堆中的那種 edgy 的感覺,而到了現場各方的發揮呈現出另一種視覺的張力,是整支我最喜歡的畫面之一。
伸手拉了一把、遼闊的天空、陽光、和緩的表情,這應該都很好懂,
天臺那朝著她跑過去的Ending,你覺得會是什麼?
挺謝謝這次合作的影像團隊,在聽了SBABA之後,據說在第一通電話就接受了共同導演及攝影並且是很有限的條件預算,謝謝你們喜歡我的音樂作品,也謝謝辛苦的演員。
這支片子,從我最初概念的提出,交由影像團隊執行結構內容,到調整契合歌曲的結構、節奏,重點鏡頭的展現,現場拍攝雙機的配合,後期剪輯的調整,即使再忙,我也是每步驟都沒漏掉,而藝術這沒個標準的事,在各項過程偶爾與影像團隊產生的觀點不同,也很感謝團隊給我的尊重與配合,最終才能讓這支影片產生。也許一朝被蛇咬,從音樂到視覺多年來都不太喜歡仰賴他人,但也明白與他人合作交流可更多刺激不同面向的成長,而近期業務繁忙也使得我更有理由這麼做。
從2020年初每天工作就沒停過,每天泡在音樂工作裡,一天少則幾小時多則幾十小時,有點習慣這樣的頻率但也有點緊繃,收穫很多,無論是作品的累積、技術上的、心靈上的還是關於進帳這種世俗的部分,身為專職的音樂人,這種前進的感覺,我覺得感恩,也很珍惜每一次的發生,只是我減少了非常多與你分享的時刻,少了與你們互動的時間,力不從心,我能做的只是繼續努力,暫時當個讓你可以自我感覺品味不凡的冷門歌手 哈。
相信在我稍作分享之後你更能感受這影像與歌曲的結合
所以,快去看,再去看,叫你朋友也去看
快分享,再分享,叫你朋友也分享
然後你也可以跟我分享些什麼。
https://youtu.be/eBXNKAthuXQ
#SoBadAtBeingAlone #Hans陳思翰